
德國工業通訊大廠Hilscher Gesellschaft 亞太區市場管理總監Olaf Kratge於3月13日參加D-Forum發表演講後,接受DIGITIMES的獨家專訪,分享該公司卓越的工業通訊技術以及其可靠穩定的解決方案如何協助客戶輕鬆實現自動化。
Hilscher在亞洲已經在中國、南韓與日本設有分公司。在台灣市場則在一年半前開始與亞德電子合作,倚重亞德為其代理夥伴。Kratge指出其主要的目標是推動這幾個亞洲市場的業務大幅成長。
雖然因為產業的性質,成果是逐步顯現,但Hilscher將堅持承諾,拓展版圖。目前該公司正積極在越南和馬來西亞尋找成長的機會,在印度也因著不同的市場需求和定價動能而面對獨特的挑戰與機會。
工業通訊技術的領導者
Hilscher在工業通訊領域已經獨領風騷將近四十年,2026年即將慶祝其成立四十周年,是最先推出(PROFIBUS) 工業通訊的企業之一,引領即時乙太網路工業通訊領域的發展並保持領先地位。
Hilscher隨著工業通訊趨勢演進,從傳統的現場匯流排系統進化到即時乙太網、Gigabit,以及OT(營運技術)與IT(資訊技術)的整合。這一轉變的重點是收集現場資料,並使其可供雲端處理和價值創造。
Hilscher 專注在於蒐集現場(OT)端的資料,提供企業可靠的資料來源並使其有效率地供雲端)處理分析使其創造價值。
Hilscher早期即洞察到通訊協定多樣性與 OT/IT 要求差異與挑戰,Hilscher開發了創新解決方案來彌合這些差距。在不干擾現有網路的情況下,Hilscher的多協定通訊技術實現傳統現場匯流排和現代乙太網技術之間的無縫銜接。使客戶的設備能夠輕鬆升級,同時保持相容性。
由台積電代工晶片確保供應鏈韌性
全球供應鏈在客戶因應地緣政治風險要求進行遷徙的背景下,Hilscher也採取穩健策略來維持營運的韌性與彈性。其中包括使用台積電生產的晶片。
該公司的核心概念是將軟硬體解決方案統整起來,典型代表就是netX系列多通訊協定晶片。該系列的系統晶片皆由Hilscher位於柏林的研發中心所設計,支援所有主流通訊協定,實現高度整合的系統架構,確保緊密的軟硬體整合,早期交由Renesas負責生產,當前晶片由台積電負責生產。台積電通過其全球製造基地提供靈活性,以降低地緣政治風險。
Hilscher為避免依賴單一供應商 ,例如像DC轉換器這樣的零組件,Hilscher透過多供應商認證機制降低風險並來確保生產穩定。並依據長期建立的庫存系統,能有效掌控安全庫存確保產品供應穩定,服務整合 netX 晶片的客戶及自有 PC 卡與閘道器等即用型產品。
過去供應鏈中斷的經驗促使Hilscher採取在地化採購策略,確保穩定供應。秉持創新、整合與韌性,Hilscher能因應全球變局,持續提供可靠的工業通訊解決方案。Hilscher與台積電並無固定產地協議,而是採取彈性製造策略,不受限於單一廠區。此舉有助於分散全球風險,降低因天災或零件短缺等事件導致的生產中斷風險。
Hilscher結合專利高效耐用的硬體、與自主開發的通訊協定軟體和統一工具平台,打造完整整合方案。與多數廠商將軟體外包不同,Hilscher總部位於德國法蘭克福,保有自主開發掌控權,確保軟硬體深度整合並有效保護智慧財產權。
營運模式專注於整合式解決方案,而非僅提供單一零組件。為確保生產穩定,Hilscher為關鍵元件認證多個供應來源,能有效掌控安全庫存確保產品供應穩定不虞匱乏。
Hilscher對市場需求的高度適應力
Hilscher的優勢在於能夠適應工業市場的獨特需求。在該市場中,技術必須在幾十年內保持可運行,往往長達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這種長期視角塑造了Hilscher因應市場趨勢變化的策略。
工業通訊始於1980年代後期的匯流排技術,當時從客戶自分離式配線轉向匯流排系統。到了2000年代,即時乙太網路大受歡迎,可提供更好的性能和簡易的操作。但Hilscher意識到,不能隨便放棄傳統的現場匯流排系統,因為已有數百萬個節點在現場部署,並且有大量的勞動力受過安裝和維護這些系統的培訓。
深信這些系統不會一夜之間消失,因此Hilscher開發了一個多通訊協議解決方案,能夠同時運行傳統現場匯流排和即時乙太網路技術。此策略讓客戶無需大幅重設硬體,或應用介面重新設計的情況下,實現從現場匯流排到即時乙太網路的無縫接軌。此外,原有的驅動程式仍然相容,隨著市場需求的發展,協助客戶可以輕鬆升級。
類似的情況出現在2018-2019年間,TSN(時效型網路)問世,承諾能解決效能方面的挑戰。儘管TSN技術今天已經存在,但由於缺乏關鍵的市場基礎,它尚未獲得廣泛的採用。
像西門子或三菱這樣的工業巨頭仍然致力於他們現有的生態系統,延緩了TSN在市場中的滲透。客戶對於成為新技術的早期採用者持謹慎態度,通常在同業更廣泛接受之前,不會進行大量投資。
目前市場趨勢聚焦於Gigabit通訊。雖然許多客戶出於未來規劃的考量對Gigabit功能表示興趣,但也坦言目前並不急需——尤其是在現有的100Mbps即時乙太網協定已足以應對需求的情況下。系統中的硬體機構限制常常比通訊速度更成為瓶頸。
Kratge強調,Hilscher的優勢在於為客戶的過渡時期提前做好準備。「我們的技術支援協議演進的三個階段:傳統的現場匯流排、即時乙太網路和新興的Gigabit通訊解決方案。此外,我們也開發SPE (10BASE-T1L)一種2線乙太網路解決方案,線路長達1,000公尺,傳送速率為10Mbps,確保在各種不同的應用情境中都能保持相容性。
Hilscher新推出netX 900系列,其技術引領Gigabit控制應用領域核心技術的最新發展。除了公司廣為人知的多通訊協議支援架構外,基於Arm架構的netX 900還整合核心加密引擎,具備現場層級的即時加密、憑證與金鑰管理,以及全面安全的內部通訊功能。
將資安功能作為競爭優勢
另一個關鍵趨勢是通訊安全。隨著法規日益強調安全協議、安全啟動過程、信任機制和憑證處理,Hilscher正主動將這些功能整合到其解決方案中。Kratge表示:「安全性正在成為工業通訊系統不可妥協的要求,我們有信心,我們的技術進展使我們在這一領域領先於競爭對手。」
他解釋說,資安永遠都是硬體與軟體的結合。雖然安全軟體至關重要,但若無強大的硬體支援,也無法有效運作。頂尖的解決方案必須整合硬體與軟體,才能提供全面性的防護。安全性始終是硬體和軟體的結合。
雖然軟體安全至關重要,但沒有強大的硬體支援,它將無法有效運作。最佳的解決方案是將硬體和軟體整合在一起,以確保全面的保護。
為進一步強化資安,Hilscher正依德國TÜV最新資安標準在準備認證,確保產品於安全環境中開發,包括安全的除錯工具。畢竟若除錯工具存在漏洞,再安全的通訊也形同虛設。這些進展將納入即將推出的新產品中,實現硬體與軟體資安的無縫整合。
Kratge表示,Hilscher現行的netX 90通訊控制器雖已具備基本資安功能,如加密核心、金鑰管理及安全開機。但這些功能在最新歐盟 《網路韌性法案(Cyber Resilience Act;CRA)》即將升級,針對高階應用裝置的需求設計,「下一步將是在最新的控制器技術產品中導入更先進的資安功能。」
Hilscher的解決方案確保不僅能應對當前的工業資安挑戰,也能滿足未來法規與客戶需求。資安不再是選配,而是工業通訊系統的關鍵要求。Kratge表示:「通過安全啟動過程、信任根機制和憑證管理等功能,我們有信心技術領先業界不只一步。」
Hilscher致力於確保客戶可以依賴其技術幾十年,同時為未來的創新做好準備。透過協助客戶導入解決方案,輕鬆從傳統系統順利轉型至Gigabit和資安協定等新興趨勢,實現工業應用的無縫過渡和長期可靠性。
本文章來自DIGITIMES專題採訪報導:https://www.digitimes.com.tw/tech/dt/n/shwnws.asp?CnlID=13&id=719333